时间:2022-12-09 14:37:20 | 浏览:224
财富管理需要谋定而后动,在这个年末时点,正是对2022年谋篇布局的好时机。行业热点轮动,结构性机会凸显,未来究竟是蓝筹风格占优还是景气赛道持续?投资主线将如何变化?近日,华夏基金发布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预判,主动基金仍有望获得高于其他类主流资产的年化收益,在较为宽松的剩余流动性配合下,成长与稳定成长风格将重新占优,受益于共同富裕主线的大众消费的机会、商品价格下行的制造业的投资机会、以及兼顾调结构、稳增长需求的新能源电力投资带动的产业链线索等值得关注。
站高谋远,顺势而为:2022宏观市场深度解析
要点整理:
宏观方面,政策排序将从“调结构>防风险>稳增长”调整为“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仍是政策核心目标,排序位置要高于稳增长,保民生和防风险是政策底线,必要时刻需要通过稳增长这个手段来保证底线不被突破;而防风险在经历了政府、金融和地产端目前已经告一段落。2021年由于需要地产和居民部门去杠杆,信用相对偏紧,财政明松实收,货币持续宽松;而明年在防风险暂歇,稳增长重要性抬升的要求下,具体政策将从今年的“稳财政+宽货币+紧信用”过渡为明年的“宽财政+宽货币+稳信用”,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5%左右或5.5-6%的概率较大。
2022年经济展望
华夏基金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5%左右的增速。
理由如下:
1、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明年的经济工作,可以看出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度在政策上是越来越高的。参考历史上经验发现,每年我国在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时,一般是以0.5%左右为一个步长,2021年制定的增长目标是在6%以上,从这个角度看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2、我国经济增长是有韧性的。从内需的维度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的韧性在明年还能继续支撑;从外需的维度来看,全球持续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我国在疫情影响开始后两个月基本实现了生产活动的恢复,这是欧美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此外从去年到今年我国出口的份额和增速都在持续超过市场预期。所以对于韧性的判断,综合内需和外需,明年实现5.5%左右的增长非常有信心。
二稳字当头 增长为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从短期维度来讲,稳增长的排序在明显提前,基于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于明年经济增长的信心;从中长期维度来说,公报中对于中长期战略的明晰,增强了居民端、企业端对政策连续性和持续性的预期。具体在稳经济、稳预期的措施上,公报中也给出了答案:即通过创新和科技的手段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在宏观政策层面,首先是货币政策。公报中提出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灵活”就是明年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上会根据实际的变化来做灵活、快速而精准的调整;“适度”则表明了货币政策的力度大小。
其次是财政政策。公报中指出,“要加快支出进度,同时提升支出力度”。从支出的方面来看,一方面,要进行新的减税降费,另一方面,要适度超前的做新基建的政策。所以宽松的货币环境叠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宏观组合对于明年A股来说,从自上而下的维度是非常利好的。
从共同富裕和“双碳”目标看行业发展
1、共同富裕。可以拆分为“共同”和“富裕”两个词。首先是富裕,要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其实是共同,即不是一个人的富裕,而是大家都富裕起来。通过合理的分配手段,把做大做好的蛋糕,给每个人分好。
2、“双碳”目标。“双碳”不仅仅需要新能源快速的发展,还要实现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的发展,核心是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对传统能源清洁利用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长,也能走得更稳,这也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稳定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地产和平台经济展望
1、首先说地产。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前期趋严的政策可能已经告一段落,在未来一些积极的政策值得期待,比如银行端加快对于按揭和企业开发贷的支持力度和速度。此外,某些城市可以再结合一些人才引进等政策,适度放开对于首套房购买的限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以政府或国企为主体的企业进行一定规模的保障房、公租房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房住”的同时实现“不炒”。
2、其次再来说说平台经济。政策核心的出发点是希望平台经济能够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不断创新、不断反哺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由于平台经济出现的一系列乱象,政策出手进行管理,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是有利于行业和经济合理健康发展的。未来对于平台经济来说,政策会更加细化系统地对各个层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A股行情展望
首先说结论,华夏基金认为明年并不会重复像2011年和2018年比较惨淡的市场环境。
2011年面临了较大的通胀压力,整个经济呈现出过热的状态,因此面临着非常强的宏观政策收缩。此外对于房地产调控上也逐渐趋严,整个经济转弱的趋势十分明显。自2009年开启的反弹形成的大牛市之后,也存在一定的估值消化压力。虽然今年也存在价格上行的压力,但是在整个政策调控和经济需求转弱的背景下,整个宏观环境和当时比,在价格上的压力更小。
类似可以看到,2018年面临的环境是在上一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进行三大攻坚战这一宏观去杠杆的背景下,资本市场上存在着比较大的流动性收缩压力。虽然现在同样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但是对于明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和相对友好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背景下,认为明年经济环境与之前的熊市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倾向于明年是一个震荡市的行情,并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市场投资风格的切换
今年市场的风险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概括来说系统性、板块性机会主要出现在周期和成长两个方面。周期是过去大家比较忽视的领域,但是在今年一季度到三季度末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其中既有供给收缩背景下的价格上涨,也有全球复苏和“双碳”背景下的供需错配。与此同时,新能源、军工、半导体等成长属性较强的风格在今年也得到了较大的机会。因此概括起来,整个2021年有两类机会,即周期股和成长股。
展望2022年,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商品价格压力得到舒缓,由它带来整个经济体不同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特别看好的成长赛道以及长期偏向稳定成长的风格可能会更为占优。
主线逻辑的切换
主线逻辑是由不平衡的复苏转向稳增长的结构。从2020年2季度,我国经济率先从疫情带来的强烈冲击下逐渐修复,这一背景下伴随的是有多种经济支撑力量在发挥作用。所有因素合成到一起带来的结果就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以及在不同复苏周期当中能够产生共振的,如半导体、新能源、疫苗、CRO等领域,都会呈现出共同的景气特征,而它们背后就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复苏所带来的。
展望明年,华夏基金认为这一轮全球“不平衡的复苏”会渐入尾声,国内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经济下行的压力,概括来说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状态,之前的复苏逻辑逐渐转弱,经济政策带来的景气结构的变化将成为主线。所以我们认为明年景气的逻辑会从现在的“不平衡复苏”逐渐过渡到关注内需投资、注重稳增长的结构。
明年看好的行业板块
总体来讲,主要有五条线索可供参考:
1、兼顾调结构、稳增长需求的新能源电力投资带动的产业链线索;
2、业绩增长较确定的军工行业的机会;
3、符合政策鼓励方向的TOG和TO国企领域,如行业信创、行业信息化、网络安全等;
4、受益于共同富裕主线的大众消费的机会;
5、受益于商品价格下行的制造业的投资机会。
本文源自金融界
财富管理需要谋定而后动,在这个年末时点,正是对2022年谋篇布局的好时机。行业热点轮动,结构性机会凸显,未来究竟是蓝筹风格占优还是景气赛道持续?投资主线将如何变化?近日,华夏基金发布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预判,主动基金仍有望获得高于其他类
为促进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创蓝筹)的市场流动性和平稳运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服务业务指引》等有关规定,自2019年10月28日起,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选定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创蓝筹
通常,净值增长超过十倍的基金,会被市场看做是长期回报优秀的优秀长跑产品,也是很多投资者相对认可的选择。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今年8月27日,全市场“十倍基”共65只,这其中华夏基金占了5只(华夏大盘精选、华夏回报、华夏收入和华夏红利、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华夏创蓝筹ETF和华夏创成长ETF新增发售代理机构的公告根据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华夏创蓝筹ETF”,认购代码:159966)、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
自2019年10月21日起,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创蓝筹”,基金代码:159966)、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创成长”,基金代码:159967)新增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自2019年12月30日起,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创蓝筹”,基金代码:159966)、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创成长”,基金代码:159967)新增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华夏创成长ETF联接、华夏创蓝筹ETF联接新增发售机构的公告根据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以下简称“华夏创成长ETF联接”)、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旧岁已去,新篇开启。2022虎年,公募基金或将谱写更多传奇。新的一年,我国踏上实现人民生活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共同富裕要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作为普惠金融代表,公募基金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的专业理财工具。通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玉静)4月24日上午,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聚焦新发展阶段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业界领袖与知名学者,讨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与当前复杂宏观环境下,资产管理行业如何抓住机
在被疫情影响的近两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行至年末,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横空出世,让世界经济的复苏再添变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全球面临高通胀,货币政策加码的背景下,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如何演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12月10
11月25日,华夏基金公告,9只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名录的养老目标基金已经发布11月28日开始开放Y类份额申购。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走向落地阶段,广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可以开始办理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的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转
继官媒集体喊话提振市场信心后,从昨日开始,公募纷纷启动自购。据金融界统计,目前至少已经有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启动自购。其中,据华夏基金最新公告,该公司自2021年12月以来投资旗下偏股
经过今年股票市场的持续下跌,净值的回撤与风险控制再次被投资者重视,尤其是在养老目标基金、FOF等投资产品不断丰富的当下,基金的长期历史业绩正在成为机构的主要卖点,然而从最近3年来权益产品的业绩回撤幅度看,回撤超过-40%的产品仍然比比皆是,
□华夏基金 庞亚平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呈现出明显分化的结构性行情,股票上涨幅度和公司市值、盈利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具体来看,各个板块的龙头股票成为领涨市场的先锋,那么2018年行业龙头是否还有投资机会,如何实现行业龙头的投资,我们对此进行了
从2020年春节开始,老鼠闹了一年疫情,鼠年,兄弟姐妹,男女老少都在自己家里过年,上级部门,从不让别人乱跑,怕疫情传染,天天扫码,上下班,坐公交,骑车,饭店,超市,来去都带着口罩,口罩也有好处,感冒少了,身体健康了,病毒也不传播了,健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