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14:20:26 | 浏览:43
1 1 月1 1 日,A股票三大指数大幅高开,上证指数一度重回3 100 点,收盘涨幅1 .69 %。1 1 月以来,上证指数不仅强势收复3 000 点,似乎还站稳了 3000 点,对于所有的股票投资人来说, 11 月可能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一个月。
但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旧承受着10-30%不等的亏损。在东方财富吧的基金吧中,充满了对基金投资的质疑,其中有一大部分把矛头指向了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基金”)。
2022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理论上,基金投资者会“问候”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从论坛来看,被骂骗钱、被指诈骗的公司,华夏基金独一份。这是到底是问啥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曾经被基金界戏称为“黄埔军校”的华夏公司吧!
关于投资者不停息的骂声,我们可以从华夏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中找出答案。在股票市场极具动荡的大背景下,拥有充足的资金来让基金进退自如,可以让投资者的利益更有保障。可华夏基金用334只基金来分散管理1万亿元的资金,比管理1.6万亿的易方达基金还要多30只基金。
从管理资金规模来看,华夏基金的资金以11006.38万亿元位居第四;从基金总数来看,华夏基金以334支基金位列第一;积极偏股型基金规模和总资金规模占比来看,华夏基金的积极偏股型基金规模占比高达41%,而排名第一的易方达基金占比为38.3%,第二名的广发基金占比为34.2%,第三名的天弘基金为11.1%,第五名的博时基金占比为15.3%。
将近40%的资金用于积极偏股型基金,且此类基金总数又不少,加上华夏基金常年投入的广告宣传,很容易让投资者购买到华夏基金的基金产品,而今年以来,基金回调,股票下跌,基金回调,基金投资者甚至比股票投资者的亏损还大,被投资者骂也在所难免了。
当然,积进的策略,充其量只能说是个“赌徒”,说不上骗子,真正坐实投资者口中“骗子”身份的华夏基金的巨额管理费用。以第三方媒体透露的华夏环球股票(QDII)为例,自2007年10月9日成立至2022年上半年末,该产品1、3、5年净值增速为负,累计亏损41亿元,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3亿元。尽管业绩亏损,但该产品自成立以来为华夏基金带来了可观的管理费用,费用高达28亿元。
基金公司靠管理费用赚钱不少投资者都知道,虽然投资者在投资购买基金时会读到投资需谨慎的条款,但当股市下行,基金亏损,基金公司仍收取巨额的管理费用,就有点“欺骗”投资者的感觉了。
最近,华夏基金的公告又曝出了其人才流动的属性。2022年8月24日,华夏基金一口气发布了包括华夏中证新能源ETF、华夏沪港通上证50AHA/C、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等高达11支基金产品基金经理调整公告。
基金经理调整一般而言,大概有任期表现不佳更换经理、保留住经理的收益率和经理离任这三种清醒,而11支经理调整公告同天发生在华夏基金身上,难免让人猜测华夏基金或将开启又一轮离职潮。
本次调整公告中,最令人看不懂的是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的调整报告,其原基金经理荣膺在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使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曾长期霸榜年内基金收益排行中,其业绩可以用优秀来形容。可此次调整后,却由一个6年证券从业经历、零基金管理经验的华龙接任,此人同时还接任了华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ETF、华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ETF联接A/C、华夏沪港通上证50AHA/C的基金经理。
此外, 在接任的11只接任的基金经理中,有因重仓宁德时代等股票而获得高收益率的屠环宇。拥有重仓经历的老基金经理和证券从业经历的新人经理,势必将带着华夏基金的产品继续在股票市场厮杀,而由于操作惯性或者经验不足,极大程度又加剧了投资者亏损的风险,又为投资者骂华夏基金提供了素材。
在基金行业,人才流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每年都会出现那么一两次公募离职潮。可在华夏基金的身上,表现的未免太过反常。早些年,因为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开,让华夏基金一度沉寂,被行业内调侃为基金界的“黄埔军校”,为行业输送人才。
作为一个老牌基金公司,当下在各大基金公司就任的基金经理,多少都有与华夏基金相关的工作经历。如在2022年3月卸任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中欧基金,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周应波所管基金规模达到576.33亿元,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达29.33%。公开资料显示,周应波为北京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曾任职华夏基金行业研究员、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虽为行业输送人才成就佳话,但对于基金公司运营和运作而言,人才流失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开,对于公司是致命的。因此,从华夏基金一直以来留不住人来看,结合资金管理规模第一的易方达基金的股东结构相比,华夏基金确实可能存在管理不作为问题。
华夏基金是中信证券的控股子公司,翻看华夏基金的历史,会发现华夏基金原先为中信证券的100%持股子公司,后因监管限制才进行了股权转让成为了华夏基金控股股东。虽然在中信证券公布的公告中,放弃了其他股东转让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但其作为控股股东在公司占有主导地位,对于华夏基金的高管任命和人员调整都有很高的话语权,对公司管理甚至是日常运营都会有所影响。
总结
整体而言,华夏基金遭到投资者质疑归根结底是人流失造成的,而让其陷入人才困境的原因或许是其经营管理不作为缺乏创新,亦或许是控股股东大家长干预决策,但不论何种原因,都改变不了华夏基金由一个曾经的基金“老大哥”退居四五线的事实。
如今,在论坛遭遇骂名或质疑,虽然只有一两个有传播局限性,但总有一天会量变引起质变,加速华夏基金走下神坛,人财两失。
促进加快碳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中国石油一直在行动4月22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昆仑股权投资基金(简称“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启动仪式暨气候投资ESG论坛在海南省琼海市举行。中国石油是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的发起者之一和最大的出
之前新冠新变异病毒奥密克戎被发现之后,国际油价一夜之间突然大跌,但随后这一段时间已经逐步收复失地。但想不到的是,就在昨天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遭到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机场起火,油罐车爆炸,此次袭击中,炼油厂也是重要的目标。中东的局势骤然紧张,原
年内133只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25%■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近期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美油、布油价格均创下三年以来新高,原油QDII基金的收益也水涨船高,备受市场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24日,市场上
中证网讯(记者 葛瑶)12月1日,华夏基金发表2023年度策略展望表示,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基于景气复苏期的判断,对明年的大势展望较为乐观。华夏基金认为,2023年应遵循政策及复苏主线,先反转后景气,先价值后成长。具体行业配置可分为三阶段
同一基金经理旗下多只产品的持仓高度雷同现象已越来越常见。基金公司在扩大管理规模、增加管理费用的同时,如何避免持仓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基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面包财经研究员对主要新能源汽车概念主题基金产品年内回报统计发现,2022年初至今(截
《电鳗财经》文/高伟8月1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子公司华夏基金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净利润10.58亿元,综合收益总额10.99亿元。《电鳗财经》发现,截至2022年6月底,华夏基金全部公募基金资
6月15日,华夏基金在北京召开“大国经济 蓝筹为纲”指数论坛,并发布华夏AH经济蓝筹指数基金。据了解,该指数基金为华夏Smart beta指数基金的最新产品,通过创新指数编制方法,AH蓝筹指数重新定义我国经济核心资产,从而使得基金投资者分享
从这两个概念的本源上来说,信托和基金是独立但有交集的两个概念。信托是一种法律安排,在这种法律安排下,你(委托人)把财产所有权交给别人(受托人),他运营这个财产,并把运营收益交给你指定的人(受益人)。至于受托人如何运营,取决于信托所依据的法律
中融信托要“脱手”公募了。7月18日,来自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的信息显示,中融信托以底价约15.04亿元的价格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基